版权归德昌电气所有 中企动力提供技术支持 京ICP备17027889号
资讯分类
资讯详情
非侵入式传感器:与Arduino一起使用的YHDC SCT013 CT
SCT013系列是非侵入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器,可用于测量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强度,无需切断或修改导体本身。我们可以将这些传感器与处理器(如Arduino)配合使用,以测量负载消耗的电流强度或功率。
SCT013传感器作为电流互感器,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提供与电路通过电流成比例测量值的仪器设备。该传感器采用分体式铁芯设计(类似钳形结构),用户只需将其扣合即可包裹电气设备进行测量,无需断开电路。
SCT013系列包含提供电流输出和电压输出两种信号类型的型号。其中电压输出型因连接方式更为简便,通常是更理想的选择。

该传感器的精度误差可低至1-2%。为确保最高测量精度,必须确认铁芯已完全闭合——即使微小的气隙也可能导致10%的测量偏差。
其缺点在于:作为感性负载,SCT013会引入相位角偏差,该偏差值随通过负载的变化而改变,最大可达3度。
电流互感器是工业领域和配电系统中常见组件,因其能实现对消费终端的监控(这是其他测量方式无法替代的),即便在钳形表、网络分析仪等便携设备中,也被视为多功能测量仪器。
例如在电子与智能家居项目中,我们可以运用SCT013电流传感器实现以下功能:
• 测量电器设备的能耗
• 检测电气系统运行状态
• 记录家庭电能监控中的用电数据
• 通过互联网实时远程访问用电数据

价格说明
SCT013系列提供多种型号,其测量范围与输出信号类型各不相同。尽管所有型号的物理外观相同,但可通过产品外壳上的标识文字进行区分。


常见型号参数
最常用的SCT013-000型号最大测量电流为100A,采用电流输出方式(100A:50mA对应关系);而SCT-013-030型号最大测量电流为30A,采用电压输出方式(30A/1V对应关系)。
量程选择建议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宽量程能覆盖更多应用场景,但更高电流量程的型号会降低测量精度。以30A量程模型为例,在230V电压下可测量高达6,900W的负载功率,这已完全满足大多数家庭用户的用电监测需求。
工作原理说明
SCT013传感器本质上是微型电流互感器(CT)。这种互感器作为测量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。
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类似,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(早期两者结构完全相同)。但由于测量目标不同,现代产品的设计和构造已产生显著差异:
- 电流互感器:串联接入电路,专注于精确反映导线电流变化
- 电压互感器:并联接入电路,主要用于电网电压监测

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
电流互感器旨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与初级电流成比例的感应电流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其初级线圈通常采用极少匝数的设计(常见为单匝导线)。
非侵入式传感实现
利用电流互感器可构建非侵入式电流传感器:其铁磁芯采用可分体结构,通过钳口开合实现导线的快速夹取与包裹。
结构解析
整个系统构成如下:
- 初级绕组:待测电流通过的电缆本身(通常为单匝)
- 磁芯:钳形铁磁材料构成闭合磁路
- 次级绕组:集成于传感器内部的精密线圈
电磁感应过程
当交流电通过被测导体时,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,进而在次级绕组中感应出相应电流。其电流变换比率严格遵循匝数比关系:

绕组配置特性
初级绕组通常由被测导体单匝穿过磁芯构成(标准用法)。但也可通过将导体在钳口内绕行多圈的方式增加有效匝数。集成于探头内的次级绕组则根据SCT013具体型号不同,具有1000-2000匝不等的设计。
安全操作警告
与电压互感器不同,电流互感器次级回路绝对不允许开路运行——因为感应产生的危险高压可能损坏设备。为此SCT013系列传感器均内置保护机制:
- 电压输出型:内置负载电阻(burden resistor)进行保护
- 电流输出型:采用保护二极管消除开路风险
接线原理图说明
连接SCT013传感器前需理解并解决三个关键问题:
- 电流信号输出特性处理
- 电压量程匹配调整
- 交变信号正负电压转换
电流信号输出特性
SCT013作为电流互感器,其输出信号是与电缆电流成比例的电流量。然而处理器(如Arduino)仅能测量电压信号。
该问题解决方案简单:只需接入负载电阻即可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。
除SCT013-000型号外,所有其他SCT013型号均内置负载电阻,可直接输出1V电压信号,无需额外处理。
唯独SCT013-000型号未内置负载电阻,输出为±50mA电流信号,只需并联33Ω电阻即可实现转换。
正负电压信号处理
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:由于我们测量的是交流电,次级线圈感应的电流为交变信号。当该信号通过负载电阻(无论是内置还是外接)后,输出的电压同样为交变信号。
技术限制说明
需要注意的是,包括Arduino在内的大多数处理器的模拟输入端口仅能检测正电压信号。
输出电压测量方案
测量变压器输出电压时可选用以下方案(按推荐度从低到高排列):
1. 二极管桥式整流方案
通过整流桥将信号转换为正电压波形(不建议采用)。该方案存在三大缺陷:
- 无法区分正/负半周期信号
- 二极管导通压降导致测量误差
- 零交叉区域存在死区造成信号失真
2. 直流偏置电路方案
使用双电阻与电容构建GND与Vcc的中点电压基准。若增加电压跟随器运算放大器,可显著提升信号稳定性
3. 差分输入ADC方案
采用ADS1115等支持正负电压测量的差分输入模数转换器——此为最终推荐方案
电压量程适配
最后需要解决传感器输出电压的量程适配问题。Arduino只能测量0至Vcc范围内的电压,且量程越小精度损失越大,因此需要将信号调整至该量程范围内。
需特别注意:交流电压测量通常采用RMS有效值。以下是峰值电压与峰峰值电压的换算关系:

因此,对于输出均方根值为±1V的传感器,峰值电压为±1.414V
在SCT013-000的情况下,输出将为±50mA。外部负载电阻33Ω,输出电压RMS为±1.65V,峰值电压为±2.33V,峰间电压为4.66V。
电气连接方案
目前我们已具备使用SCT-013传感器测量电网电流的全部组件。我们将采用带电压输出(±1V RMS)和内置负载电阻的传感器,并配合ADS1115模数转换器工作在差分模式下。
将ADS1115的增益设置为2.048V时,其量程可覆盖±1.414V的信号范围。在此配置下:
- 30A传感器可实现1.87mA的测量精度
- 100A传感器可实现6.25mA的测量精度
SCT013-000特殊配置方案
若使用输出为±50mA的SCT013-000型号,需采取以下特殊配置:
1. 并联33Ω外部负载电阻
2. 将ADS1115增益提升至4.096V
以此满足±2.33V峰值电压的量程要求。

Arduino端连接方案
从Arduino视角来看,只需为ADS1115模块提供电源连接即可(具体接线方式请参照我们先前发布的ADS1115模块专题指南)。

测量注意事项
测量时必须确保钳口内仅穿过单根导线。若同时夹取多根导线(单相系统双线或三相系统三线),不同导线的磁场会相互抵消,导致感应磁通为零,最终测得无效空值。
接口改装说明
SCT013传感器采用3.5mm音频接口(常见于音响设备),该接口不适用于电子项目。解决方案有两种:
1. 直接剪断电缆剥离线芯
2. 使用焊接式3.5mm母座转接
这些接线端子虽易于获取,但剪线改装仍是可行方案。

替代方案:传统偏置电路
若不愿使用外部ADC模块,可采用传统电路解决方案:通过添加电阻电容组件构建直流偏置电路,为交流信号添加中心电压基准点。

电压基准适配说明
后续操作均默认使用5V供电的Arduino控制器。若采用其他处理器或不同工作电压的Arduino型号(如3.3V),需根据实际电压值进行相应调整。
当添加2.5V直流偏置电压后,信号输出范围将调整为1.08V至3.92V——该范围完全适配5V供电下Arduino模拟输入端的量程要求。

代码示例
用ADS1115组装
组件配置与代码实现
若使用输出为±1V RMS的SCT013传感器配合ADS1115模块,所需代码与我们在ADS1115专题中介绍的示例代码类似。您需要调用Adafruit专为ADS1115开发的库函数进行编程。
采样速率优化方案
为实现更高采样速率,需修改'Adafruit_ADS1015.h'头文件中的配置参数。经此修改后:
- 采样时间可从8-9毫秒(约100Hz)缩短至1.8毫秒(约500Hz)
- 采样频率将超越奈奎斯特频率基准,显著改善测量动态特性


另一种版本使用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,然后根据峰值计算测量值。结果应该类似于平方和的例子。为此,您可以使用以下功能替换此功能:

我们可以在串行端口监视器中看到结果,并使用串行绘图仪绘制结果,将其收集到更大的项目中以显示在网页上,或者将其注册到SD中。

电阻中点偏置电路装配方案
本例采用简易配置方案,仅需通过模拟输入端口进行测量:




